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留言板
文章列表
副标题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连桂:以为丰宁解放献身的副县长陈连桂命名
连桂,原名旧岭沟门,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清末成村。因1947年丰宁县副县长陈连桂同志牺牲于本村附近二道桥子村,1948年,丰宁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把陈连桂牺牲地旧岭沟门改名连桂,1956年建连桂乡,1958年撤乡归属上黄旗公社。1961年单独建连桂公社,1987年撤乡建镇并入黄旗镇至今。陈连桂,河北省易县紫荆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10月参加革命,曾任张家口市一区区长。1947...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追思天桥沟惨案,传承红色基因
天桥沟,位于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六道河村,因沟口处有一个形似桥状的石头而得名。抗战时期,八路军进出关内关外时经常在这里落脚,被称作是八路军的堡垒村。1941年10月30日,丰滦密联合县地方武装——长城游击队(以下简称游击队)30多人,在队长张宝仁的带领下,翻山越岭,从密云县吊马峪出发,沿潮河川,穿过日军西南地区防卫司令部古北口分部于营子、付家店敌据点的封锁线,晚间来到虎什哈敌据点南面的小黑沟...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黄家湾:黄埔军校的怀安人
黄家湾,怀安县头百户镇下辖行政村,位于头百户镇西,距离镇政府3.5公里。《怀安县志》记载:请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姓建村。黄家湾以李氏家族为代表,从清代末开始,为走向仕途,在村里首办私塾,建立学堂,几代沿袭,成为怀安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民国初年,李氏一门顺应历史潮流,兴办新学。族人李生茂创办初级学校,又办起女子小学一所。由于尊师重教,注重培养人才,村里先后有多位年轻人为寻求革命道...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滦河大桥
滦河大桥1934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走过87年。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证了承德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滦河大桥位于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因该桥横跨滦河,故名滦河大桥,1934年日军占领滦河后。为达到其侵略目的修建了滦河大桥。1946年8月,国民党13军攻占承德,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中共地方政府决定紧急战略转移。9月5日二区(滦河镇)区委书记、政委赵炳炎接受县委部署的任务后...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南宫庄与“南宫庄事件”
南宫庄,位于枣强县城南新屯镇驻地西北偏南1.6公里处,地势平坦,东靠衡(水)大(营)公路,交通便利。该村2006年统计有106户,329人,557亩耕地。村有皮毛加工业,经济上属中上等村。为什么叫南宫庄呢?《枣强县地名资料汇编》载,此处原为邻县南宫县一大财主的桩子地,赵氏兄弟从河南开封迁此定居后,按土地归属取名南宫庄。今天说南宫庄,皆因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曾机智勇敢地为抢救冀南军区政治部主...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朝梁子按语碑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下板城镇朝梁子村口的小山上。始建于1967年,1999年和2001年两次重修(重建)。由碑座、碑身两部分组成,碑座为一平台,周围有铁制栏杆,前后两个水泥台阶,碑身高5米。主体图案由三面红旗组成,正面浮雕毛主席按语全文,背面为朝梁子村远景规划图。碑身上方有毛主席头像,两侧有《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籍造型。该按语碑刻有1955年毛...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致合村:抗日战争中诞生的红色村庄
在广袤的冀中平原黑龙港流域,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它成立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党员群众,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堡垒村”,它就是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一致合村。一致合村位于饶阳县城南7.5公里,现有村民1000多人,这里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有村民居住。明朝初年,中原地区因战争导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统治者推出“垦田以实...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南壕堑
南壕堑是塞外名镇,历史上曾名西营子、南壕堑苏鲁克。位于河北省尚义县西南部,是尚义县县城所在地,也是南壕堑镇人民政府驻地。地理坐标北纬40°58′47″~41°10′41″,东经113°49′02″~114°07′36″。南壕堑为蒙汉合璧地名,“南”是汉语,“壕堑”是蒙古语,意为“南边的老营子”。建村于清道光年间。1944年前属于张北县,1944年后属于尚义。面积248.28平方千米。地处河北...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陡坡:解放战争时期怀安县区武装根据地
陡坡,张家口市怀安县太平庄乡下辖行政村,是革命老区村。《怀安县志》记载:“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筑堡,称陡坡堡,简称陡坡。”当地老人讲,过去陡坡,南北一条长沟约50里,东西两面都是沙石坡,从天空俯视,村庄如同一个漏粉的“陡盆”,习惯称之为陡坡。村庄过去几乎没有路,到处是沙河,沙河遍布石头。日伪时期修建的一条土路,早就年久失修,废弃了。人们只好走崖头小道,十分闭塞,当地群众多数...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缠道:偏僻小村的昨日今天
缠道,怀安县太平庄乡下辖行政村。《怀安县志》记载:“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村于山腰,因山路崎岖缠绕称缠道坡,清朝道光年间更名缠道堡,简称缠道,是革命老区村。偏僻的缠道,小村不大,目前全村仅60户100人左右,人口最多时也不过400人左右。追忆小村的昨日今天,韵味悠长。张运林:区小队战士威名远在太平庄乡辛窑、陡坡、缠道一带,提起区小队战士张运林,几乎家喻户晓,威名远扬。他从小...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阳原县化稍营转盘山烈士墓区
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转盘山烈士墓区,因纪念解放化稍营战斗而修建,位于阳原县化稍营镇钱家沙洼村,安葬着解放化稍营烈士80名,皆为化稍营战斗中阵亡者,其中有名烈士25名,其余为无名烈士。化稍营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我县境内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此战役发生在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我军在司令员郑维山、政委胡耀邦的指挥下,向敌军发动进功,仅用二十六分钟打败敌军,毙伤敌军三百六十四人,俘虏敌上校团长...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红色涞源之《黄土岭战役》
著名的黄土岭战役即发生在白石山东麓的云谷、黄土岭地区。战役划分为雁宿崖战斗和黄土岭战斗两个阶段。战役前敌总指挥由杨成武将军担任。1939年10月下旬,日军自张家口调集兵力,对涞源、灵丘地区的下关、水堡、上寨、倒马关、银坊等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获得消息后,即由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任总指挥,调集二团、三团、二十五团等部队在鼻子岭雁宿崖设伏,由县大队曾雍雅、梁正中支队充当“狼诱...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话说一亩泉
保定市竞秀区南奇乡一亩泉村位于保定城西,话说“先有一亩泉,后有保定府”。《满城县志略》载:一亩泉村,古称藻西庄,昔日建有古刹、僧堂、楼阁、凉亭、曲径、回廊,靠泉池正北是宏伟的龙母宫,宫前是沛然亭,池南侧是清康熙年建的宸翰亭。傍池浚濠,濠环四周。遍濠栽荷,依堤植柳。筑石为池,架板为桥。前通于池,后流于宫。绕宫细流,涓涓不绝。别具一派江南风貌。宋代大儒程颐、程 灏,号称颜、柳、欧、赵我国古代四大...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四•二九烈士陵园
一、烈士陵园建设为纪念“四•二九”反扫荡战役牺牲的革命烈士,1987年4月,临西县委、县政府在摇鞍镇乡贺伍庄村修建四•二九烈士陵园。该陵园占地25亩。2005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为更好地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2017年我县投资500余万元对四•二九烈士陵园进行升级改造。聘请上海岚创规划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改造方案设计,河北润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弘扬英雄事迹 传承红色文化,驾游村
一、基本情况驾游村位于临城县西部赵庄乡境内,距临城县城33公里,距平涉线2.5公里,距太行高速临城北口10公里。全村由驾游村、范家庄、白云寺三个自然村构成。全村有人口1121人,耕地面积650亩,山林面积11000亩,村庄占地面积690亩。 抗战时期,驾游是冀西抗日根据地老区,英雄的村庄。自1937年到1945年间,秦基伟、杨秀峰、杨克冰、邓永跃、赵进扬、鲍夫、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生活...
保护地名文件,记住美丽乡愁——冀南烈士陵园
冀南烈士陵园座落在南宫市城区,占地22万余平方米,是河北省建园最早,占地面积最大,葬埋烈士较多的陵园之一。1989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冀南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5万余名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46年...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八路军129师东进游击纵队旧址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邢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宫市北大街路东,为民国建筑风格的院落,上世纪30年代曾是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南宫华兴公烟草经销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由八路军129师抽调兵力组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进纵队"),在司令员陈再道、政委李菁玉率领下,于1938年2月8日进驻南宫县城,司令...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不忘红色初心 建设绿色家园
清河县东野庄村“红绿交织”走上富裕路东野庄村地处清河县东北部,清凉江宛如一条飘带绕一弯明月将东野庄拥在怀中,用清凉的河水滋润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 这里曾是明朝靖难之役古战场,燕王的部队与朝廷的部队在此激战,久之,这里成了乱葬岗,岗上夜间常有鬼火出现,故名野庄,后来村西又建一小野庄,村名冠以方位,故命名为东野庄。世事变迁,苍海沧田。东野庄,曾因战乱而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但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致中寨村名来历
贾致中(1917~1944年),原名贝子贞,曲周县西关村人,1943年任曲周县二区区长,194年9月带领游击队在实施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贾致中1917年出生于曲周县西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未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出生后靠母亲纺织勉强维持生活,十岁时到城内西街小学读书,后因家庭贫穷,被迫退学务农,1932年经人介绍到县政府司务科当服务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县长仓皇南逃,贾致中回到家中,...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振清寨村名来历
彭振清(1915~1944年),曲周县南里岳乡小辛塞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粮秣干事,为护公粮英勇献身,年仅29岁。彭振清1915年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粮干事。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他不畏艰难,积极开展借粮运动,打击反动势力,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支援抗日战争。1944年,县抗日政府让彭振清在本村保管公粮。在战争年代,粮食是抗战的重要物资...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抗日县长铸英魂,历史地名企之县来历
郭企之(1915~1939年),原名郭福记,邢台市南宫县安宋庄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曲周县抗日政府县长,1939年3月壮烈牺牲,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评定的著名烈士之一。郭企之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县宋安庄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由于祖父、父亲精于木工和铁匠手艺,家庭生活比较富裕。1922 年,7岁的郭企之承载父亲“顶门立户,有所作为”的希望进学校读书。1928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宫...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庞村会议,吹响了各解放区 区际间财经工作迈向统一的号角
晋冀鲁豫财经领导干部合影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能不能打败国民党及其军队,解放全中国,便成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面临的问题。 为了能够以劣势兵力挫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确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富有远见的方针和政策。在经济方面,中共中央指出:必须一切依靠自力...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滏阳源头黑龙洞
黑龙洞村,因其西靠黑龙洞泉而得名。旧说明代叫“杏花村”,没有根据。据出土于村东人民医院门诊楼施工工地的《龙潭李公墓志铭》载:“万历丙午年(1606年),……诸孝孤将以公卒之本年十一月十九日,合先配葬于黑龙洞之东,祖茔东序。”故此,该村在明代已经叫黑龙洞村了。该村最早建村,可能始于汉代。《山海经:北山经》 载:“神糜之山,滏水出焉。”黑龙洞村西的元宝山,古代称之为“神糜山”。汉代已有关于此山和...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直南旗帜引领我们向前进,记直南第一党支部
磁县时村营乡西小屋村,直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就是在这里诞生,为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专门修建了直南第一党支部纪念馆,门上的这块牌匾,是曾任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同志的题词。直南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始建于2000年,当时占地仅有五间房,条件简陋。近年,在县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新修建了纪念馆。漳畔火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位于直隶省南部的磁县军阀混战,匪患...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赤岸红色地名故事
赤岸村位于涉县城西北约3公里处,属河南店镇。地处清漳河西南岸,古因村西高岸处有一道红土岭,红者,赤也,故称赤岸。1940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八路军129师进驻涉县,在赤岸村战斗生活达六年之久,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29师司令部、政治部等110多个党政军机关驻扎涉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9师司令部在赤岸村的六年时间里,创建了中共党组织、组织起救亡团体、开辟...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村乡愁——寻访红色记忆,重温峥嵘岁月,田裕民纪念馆
田裕民纪念馆位于田裕民的家乡----冀南新区光禄镇尧丰村,总建筑面积110㎡。田裕民纪念馆内陈列了田裕民的生平事迹以及遗留下来的物品。田裕民是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该纪念馆生动多样地展示了田裕民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田裕民纪念馆是红色革命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冀南新区的红色讲堂。纪念馆的落成,就是为了缅怀田裕民在党的领导下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丰功伟绩,以他们的革命实践教育后人...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邯郸起义
高树勋(1898—1972),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号召国民党军队以高树勋部队为榜样,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马头镇中大街146号,坐北朝南,现为河北省文物保...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缅怀先辈业绩 铭记领袖教诲,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视察成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吸引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目光,他们亲临成安视察,给这片热土留下了温暖的记忆。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视察成安 成安县棉花种植,历史悠久。1959年9月24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成安大地,视察道东堡万亩棉花丰产方,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成安的棉花丰产方,对成安的棉花生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座谈会上,毛主席与棉花姑娘进行了亲切...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毛主席视察成安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北戴河区“海滨疗养院”
1948年11月26日中共冀东十二地委接管北戴河。北戴河解放的消息传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便引起了中央组织部的重视。1949年3月。中央组织部在河北省平山南庄、小米峪的二个招待所合并而成为中共中央组织部北戴河疗养院。开始住在“同福饭店”,(现煤矿疗养院)。先遣人员从5月初开始接收联峰山南麓的吴家楼、德国府、联峰医院、齐家楼等。还出资购买了海关的一、二、三、四、五楼。1949年6月,朱德成为...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山海关桥梁厂
山海关桥梁厂始建于1894年,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海西路35号。它制造了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钢桥、第一台架桥机、第一座长江大桥、第一座悬索桥、第一座斜拉桥;它先后制造了33座跨长江大桥、19座跨黄河大桥和12座跨海大桥,创下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它负责制造了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大桥钢结构项目最大标段;它把“中国制造”的桥梁,带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带...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柳河北山
一、地名由来清乾隆末年,张氏由本县王深港迁来此地占产立庄,因地处柳河圈北山岗上,帮得名北山。二、概况柳河北山位于卢龙县刘田各庄镇东北10公里处,交通便利,村内主次街道全部柏油、水泥硬化,与市区60公里,与昌黎、抚宁、卢龙县城等距,距离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市区70公里,距102、205、京沈高速公路均10余公里,并且紧邻昌黎“葡萄沟”、卢龙“鲍子沟”两个生态农业旅游渡假区。三、历史柳河北山革命悠...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青龙满族自治县 红色地名“花厂峪”
一、地名由来花厂峪属于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村。因村内一洞刻有花厂峪,故名。它位于秦皇岛北部,青龙东南部,在绵延百里,层峦叠嶂,逶迤莽莽祖山脚下,总面积71.3平方公里的花厂峪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注定了它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建树起叱咤冀、热、辽边区雄威显赫的传世英名。边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抵御外侮,浴...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边关烽火,日军拆城毁庙垒据点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一个小队进驻城子峪村张家大院,他们烧、杀、抢、掠,制造无人区。更让人痛恨的是,他们还拆长城、毁戚继光庙。那时候的城子峪号称鬼门关,在日本侵略军的刺刀下,老百姓胆战心惊地活着。有一天,日军小队长小野下了命令,凡是城子峪的人,男人每人50块,女人30块,孩子15块,拆下后山长城上的砖运到张家大院垒据点。在日军刺刀的威逼下,一时间,后山长城上男女老少,人来人往,镐头翻飞。驼...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奇袭窝洛沽据点
窝洛沽位于玉田县城东南约30公里处,东到唐山,南到天津,西到宝坻,是玉田县的东南门户,对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具有重要地位。窝洛沽据点驻守的日本鬼子并不多,仅七八个人,主要是伪“剿匪”司令王秉孝和伪保安大队长王绍武的人,还有伪区团1个中队,共500余人。当时,据点的敌人非常嚣张,封锁交通要道,对我游击区频繁“扫荡”,使我党政军活动异常困难,被限制在丰润中部狭小区域内,往往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情报送...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孙家灶党支部的建立,落潮湾红色的印迹
孙家灶村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十一农场东部,东邻双龙河,南临唐曹高速公路,西邻沽南灶,北邻水稻种植区。2020年末,辖区总人口1505人,总面积11.58平方千米。清道光九年(1829年),由孙家坨迁来一些居民来此定居,立灶熬盐,因孙姓取名孙家灶。清代,隶属越支盐场和丰润县双重管辖。1942年11月,建立中共孙家灶村党支部,为唐海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1944年,隶属丰滦联合县第五区,1946年...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赵县曾称翕儒县的由来
在我呀呀学语时,爷爷就一遍一遍地教我:“谁问你是哪里人,你就说“我是翕儒县北王村人”。等我六七岁上小学之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我是赵县北王村人”几个大字,让我们比猫画虎整整跟着学写了一个星期。为什么老师教的与爷爷教的不一样呢?翕儒县怎么成了赵县呢?一直到我十一二岁,父亲给我讲了陈翕儒伯伯的故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陈翕儒是父亲十分敬重的领导和亲密的战友,翕儒县是为纪念为国捐躯的陈伯伯啊!我父...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黑水河歼灭战
黑水河村位于元氏县西北部山区,距县城26公里。1940年3月,元氏县抗日根据地用武装斗争反击敌人进攻与“蚕食”,保护根据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黑水河战斗就发生在这里。1940年1月,日伪军占领了南佐、马岭等地之后,建立了据点和炮楼,并以此为基点继续向西推进,对西部三十个村庄的根据地不断地进行骚扰和袭击,尤其是根据地的边沿村庄,群众几乎整日不得安宁。为了保卫根据地,为了打开元氏对敌斗争局面,1...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北李家庄出了个“边区爆炸英雄”李混子
北李家庄位于新乐市东北17公里处,属南大岳镇管辖。北李家庄古称七家庄,因庄户时只有七户;又俗称齐家庄;明朝,又称崔家庄,是因崔姓多。查清顺治初年(公元1646年),一李姓在朝教太子读书,后太子登基封该村名李家庄。因本县南有重名,故又该名为北李家庄。李混子(1924—1946.12.10),新乐市北李家庄人。生于佃农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后,还未成年的李混子,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郭庄“红旗民兵营”
郭庄“红旗民兵营”位于无极县城西北15公里处郭庄村,占地面积3亩。郭庄民兵营在四十年的建设历程中,先后有76次立功受奖,7次被省军区以上军事领导机关授予光荣称号,向外宾、总部首长和大型会议进行军事汇报表演220次,涌现出了30名军事标兵和60名特级射手,11人荣立二等功,166人荣立三等功,民兵代表15次出席省以上民兵建设经验交流会议,营领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创建...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井陉县洪河漕村,聂帅救孤的故事
河北省井陉县洪河漕村,是坐落在太行山东的一个偏的小山村。这里三面环山,地形隐蔽,是晋冀出口通道村之一。据传,唐初许氏自外地迁此立庄,因此地多红粘土质,雨水冲刷顺沟而下,故以此名村为洪河漕。全村共130户,470口人。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点的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时任晋察冀...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赵家庄烈士陵园
栾城区赵家庄村烈士陵园位于栾城区西营乡赵家庄村南400米处。2009年1月县烈士陵园被评为全县“十佳城乡生态绿化庭院”之一,荣获“县长绿化特别奖”。2016年经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准,栾城区烈士陵园成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2018年4月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赵家庄烈士陵园(今栾城区烈士陵园)一直是栾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及国庆等重要节日,全区各部门尤其是教育系...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济民街,英雄永远在我心 革命传统不可抛
地名概况:济民街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张堡村。1995年张堡村在街道命名时,将村庄中心南北大街命名为“济民街”,以示对“劳武英雄”民兵队长杜济民烈士永久的怀念。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本侵略者对解放区多次进行残酷扫荡,张堡村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团结一致,宁死不屈,共渡难关。全村人对敌斗争情绪高涨,白天从事农事生产,晚上全民动员挖地道,后来从全村民兵中挑选年轻、身体好、思想坚...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荣臻子弟小学校
地名概况:晋察冀军区荣臻子弟小学校陈列馆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黄壁庄镇古贤村小学前部。展览区分战火生英校、荣臻小学在古贤、八一精神永流传三个板块。整个陈列馆以图文并茂,结合实物和北京八一学校及荣臻小学老校友的来往书信,利用声光电等新技术,详细介绍了1947年3月晋察冀军区在阜平县沟槽村创建荣臻子弟小学校的经过及迁往易家庄又迁往古贤村的经历。从1948年4月至1949年3月期间,古贤村公所拨给荣臻...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华北军政大学
地名概况:华北军政大学,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鹿泉经济开发区南新城村。1948年春,解放战争硝烟滚滚,我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新的战争形势,使军队补充更多精锐军政干部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于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决定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中南五个战略区建立军政大学,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叶剑英担任华北军政大学的校长兼政委。毛主席提出了明确的办学要求:“要理论联系实际,直接...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晋察冀边区政府在麒麟院
灵寿县麒麟院村,位于灵寿县西北50公里处,隶属于寨头乡。1937年“7.7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进犯华北,大片国土沦丧。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4日,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孙毅、师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115师教导大队1300人,自五台山来到陈庄,宣传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同时,冀察晋(晋察冀最初名称)省委特派员张达也从阜平来到陈庄,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很快...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新井车站美穗子被救
东王舍村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矿市镇北部,西与井陉一矿(又名新井矿)相邻,南面紧靠新井车站。1940年百团大战中,这里曾出现过一件八路军战士冒火抢救日本小姑娘的动人事迹。1940年8月20日,我华北八路军在彭德怀同志领导下,以115个团的兵力,向侵华日军发动进攻。当天黄昏,我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在聂荣臻司令员率领下开至井陉,聂荣臻司令员驻在井陉洪河槽、辛庄一带指挥战斗。分三个纵队,分别由熊伯涛、杨...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认真”与“真诚”,忆小里岩村往事
小里岩村地处河北井陉县辛庄乡的太行深山中,1940年这里曾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前线司令部的所在地。故事发生在 1940年8月正太路破袭战(即百团大战)打响前的井陉,聂荣臻司令员和小里岩村支部书记许三来的一次交往。1940年8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了交通破袭战,即百团大战。破袭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摧毁正太路和井陉煤矿,主要战场在井陉...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浩气长存挂云山
挂云山位于井陉县东北部,距石家庄市20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称。东望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西顾为莽莽苍岩的太行群峰。由于高耸入云,故名挂云山。挂云山又称“观日峰”,是登高观日出的绝佳之地。山顶建有祭烈台,烈士纪念亭等。挂云山主峰南北两面是万丈悬崖,西面山势较缓,有条之字形小道可通山顶,是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东面有道山峡,过了山峡沿着一条很隐蔽的石梯可以登上比挂云山主峰略低的卧狼垴,卧狼垴南北...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吕正操小樵改编
小樵村位于晋州市市境东北部约19里处,村中有很多店铺,商贩往来频繁,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繁华小镇。“梅花抗战,小樵改编,正气凛天下;驻守深泽,转战冀中,操守耿星河。“2009年10月14日,开国上将吕正操在北京逝世,河北省送去的花圈中,写着这样一幅挽联。挽联中提到的“梅花”,是指藁城梅花镇,“小樵”则是指晋州小樵村。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率领东北军第53军130师691团的将士,在小樵村...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行唐县“水泉暴动”红色故事
水泉村,位于行唐、曲阳和阜平三县交界地带,行唐县北部,距行唐县城30公里,属于丘陵区,四面环山,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1933年,赫赫有名的“水泉暴动”就发生在这个村子里。当时全村共有23户人家,百十多口人。1932年7月,水泉村建立中共支部。之后,党组织发展迅速,到1933年1月,在水泉村周围的团山、西石邱、庞家庄、龙兴庄、鲁家峪、鲁家沟、西科头等18个村相继建立了党支部,党员发展到1...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铭记不朽的功勋
邢台市南和区南和地处畿南要塞,自古钟灵毓秀,百姓安泰。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十月间,日军沿平汉线大举南犯,南和沦陷。国难当头,家园危亡之际,南和这片土地上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士,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九日,国民革命军六十八军一四三师、一一九师和骑兵第九师先后抵达南和,与盘据邢台之...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人民日报社旧址,先辈在我心 奋斗永不歇
人民日报社旧址人民日报社旧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宜安镇东焦西队村。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社将采访部和行政后勤等单位设在东焦村(现鹿泉区宜安镇东焦西队村)。同年10月20日,为躲避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报社编辑部及经理部(发行部)、印刷厂全部进驻东焦村。自此,人民日报在东焦村开启了145天的峥嵘岁月。 1948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东焦村迎来了一队特别的队伍,他们是从晋冀鲁豫来的“北上记...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沕沕水水电站
沕沕水水电站沕沕水发电站,位于西柏坡西南20公里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冶乡沕沕水村。在朱德总司令的亲切关怀指挥下,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水利条件,改造缴获的一台由德国产发电机,建设成了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利发电站,电机效率达70%,最高发电峰值130千瓦。这座水电站的建成,解决了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的生活、办公用电,为党中央毛主席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加强军工生产,解放全...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红色古镇米家务
雄安新区——红色古镇米家务在雄安新区雄县,有个米家务镇。按一般乡镇命名习惯,都是取乡镇政府驻地的村庄名字用作乡镇名,可在米家务镇,根本就没有米家务这个村庄。北宋熙宁年间,雄州在这里官设谷物贸易税收之所,取名“米家务”。明初,米家务周围人口渐增,便以“米家务”为参照,西边的村子叫米西大村,东边的村子叫米东大村,其他村庄也参照米家务的方位而取名。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原来的米家务周边出现了米南庄、米...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台城
衡水市安平县台城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的地方1923年,安平县台城村弓仲韬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李大钊派遣,回到安平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 为了让农民兄弟能更好地接受革命思想,弓仲韬卖掉家里二十几亩地办起了“平民夜校”,以教农民识字为掩护,宣传革命道理。在“平民夜校”的基础上,弓仲韬又建起了一个专门为农民办事的群众组织——农会。同会员来往中,弓仲韬密切联系群众,培养...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冀南地区坚强抗日堡垒小单村
沧州市东光县小单村——冀南地区坚强的抗日堡垒东光县大单镇小单村,是一个有着530人的小村庄,横卧在两省三县交界处。这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是远近闻名的“教育村”。而80多年前,这个仅有100多户村民的村庄里,军民同心,顽强地抵抗了日军侵略,成为冀南地区坚强的抗日堡垒。图片来源/东光融媒时间要从1937年说起。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日军占领东光,南皮、惠民、宁津随之沦陷。小单村处...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马克思主义霞光由昌黎县五峰山升起
秦皇岛市昌黎县五峰山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欢庆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革命先驱李大钊。追寻伟人的足迹,除了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和北京大学红楼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瞻仰和研究,那就是与大黑坨南北相望,不足百里的秦皇岛市昌黎县城北碣石山余脉五峰山。从1907年8月,到1924年5月,前后有7年时间里,李大钊曾8...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进京赶考”过涿州
保定市涿州纪念馆一九四九年三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告别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西柏坡,迁往北平,结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主席在离开西柏坡,告别送行的乡亲们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副主席接着说:“我们都要考试合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主...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记甲山烈士陵园
遵化市铁厂镇新刘庄村的甲山在河北省遵化市东南部有着一个远近闻名的红色小镇-铁厂镇,这个镇之所以被称为红色小镇,是因为该镇新刘庄村有一座山,名为“甲山”,在一九四二年四月三日,我冀东八路军二百多名指战员在甲山之巅与十数倍于我的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史称甲山战斗。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抗日英雄们的光辉业绩。 一九四二年春,日寇在我冀东地区推行了四次强化治安运动,实行野兽般的杀光、烧光、抢光...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黄北坪村的红色记忆
石家庄市赞皇县黄北坪村莽苍苍,太行山蜿蜒八百里;坦荡荡,大平原广袤九万顷。就在这崇山大野之间有一处钟灵毓秀之地——赞皇县。赞皇作为华北大地的千年古县,更是为中国革命解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革命老区,在太行山东麓,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村庄——赞皇县黄北坪乡黄北坪村。黄北坪村北宋前建村,为千年古村,村前为槐河,后为险峻高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黄北坪村环境优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最纯正的红色传统,...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雄安新区北冯村
雄安新区北冯村:最早建党支部的冀中“小苏区”1927年,河北保定安新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立。2017年,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设立。时光荏苒90载,这片英雄的土地,安放下一个千年大计的擘画。雄安新区安新县北冯村于1927年建立起该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影响周边地区陆续建立起76个党支部,推动着淀南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时期,北冯村建起白洋淀地区第一所新式小学——北冯完小,使北冯人更加重视...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平原地道战的典范“高平村”
石家庄正定县高平村石家庄正定县高平村,位于县城西北35华里的正定、灵寿县交界处。1938年10月,高平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1941年夏开始建立民兵武装,到1945年8月,逐渐建立了一支拥有五十多名骨干参加的民兵武装队伍。这支民兵武装队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全村群众一起,利用地道战、地雷战的灵活巧妙战术狠狠打击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乡,成为正定县与日寇开展地道战的光辉典范。 1942年...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阜城县本斋纪念园
衡水市阜城县本斋纪念园本斋纪念园坐落于衡水市阜城县城东南郊的千顷洼森林公园内,是马本斋回民支队高纪庄突围战的战场旧址,是为了缅怀民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抗日功绩和阜城其他革命烈士所建立。 1942年春,侵华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阴谋。为了掩护冀中军区机关转移,马本斋指挥回民支队攻打泊头和交河,有效牵制了敌军的扫荡主力,为冀中军区顺利转移太行山根据地提供了时间;但回民支队却陷入了敌人...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秦皇岛耀华玻璃厂近代史
约在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到门窗上。17世纪又有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工业玻璃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03年,比利时人埃米尔·弗克发明了机器连续制造平板玻璃技术——有槽垂直引上法(即“弗克法”),给当代大规模玻璃工业建立奠定基础。中国玻璃工业起步较晚,随着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的诞生,拉开了中国当代玻璃工业的序幕,成为亚洲最早采用弗克法的玻璃工业。耀华玻璃厂建厂近百年,在中国...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石家庄市高邑县烈士墓
来源:河北省民政厅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石家庄“铁院北路”南面的“铁道兵”院校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有一条叫“铁院北路”的道路,道路因位于一所曾经的部队院校北侧而得名。这所院校的前身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即现在的石家庄铁道大学)。时至今日,学校历届“铁道兵”校友和学校周边群众仍习惯称这所院校为“铁院”。今天讲述的就是与这所院校紧密相关的“铁道兵”的红色故事。1950年6月,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新中国铁路抢修、抢建的需要,中央军...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 魏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蔡小庄红色故事
魏县野胡拐乡蔡小庄村,地处邯郸市魏县中部。北距魏县城10公里,东至大名城23公里,村南由漳河由西向东流过,东临定魏公路。根据上级指示精神,1930年5月在蔡小庄村成立了魏县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杜树森。1933年7月由直南特委王从吾在此组织实施了以“反对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抗日救国”为口号的“蔡小庄农民暴动”。 1943年路南支队司令员裴香斋在蔡小庄村进行反扫荡。1945年...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英雄的村庄潘家峪
潘家峪村位于唐山市丰润城区东北30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溪水长流,松青柏翠,梯田层层,果木成林,现有村民447户,人口1381人,耕地1911亩。该村始建于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诏流民复业,山东潘姓迁入此处,以姓氏为首,借地形地貌而得村名。潘家峪人世世代代在这美丽宁静的村庄中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春种秋收,过着桃源般的生活。 1933年,日军占领丰润后,日伪军到各地频频侵...
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南宫庄与“南宫庄事件”
衡水市枣强县南宫庄 南宫庄,位于枣强县城南新屯镇驻地西北偏南1.6公里处,地势平坦,东靠衡(水)大(营)公路,交通便利。村有皮毛加工业,经济上属中上等村。《枣强县地名资料汇编》载,此处原为邻县南宫县一大财主的桩子地,赵氏兄弟从河南开封迁此定居后,按土地归属取名南宫庄。今天说南宫庄,皆因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曾机智勇敢地为抢救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在这里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此事件在枣强民众...